top of page

進擊的實習生!專欄

2017年,人生百味再次徵收實習生,他們將深入街頭,記錄下所見所聞。

除了街賣,無家者議題也是百味長期關注的面向,

本專欄由實習生主筆,寫出自己的對於街頭心得與反思,

為大眾帶來全新視角的觀點,並更體會街頭人生百味。

常有人問說,臺灣現在到底有多少無家者?

 

我其實不知道。

 

至今都聽過了一百次有吧,還是記不起來,

因為比起那有漏洞的數據,對我來說,今天就算只有一個人被迫在街上生活,那也至關重要。

 

但是活在摩肩接踵的都市,我們面對受到壓迫的人,從把眼睛閉上,到漸漸的把感受用力壓回心裡,如今無家者竟演變成一種存在於多數城市、人們還習慣了的景象。我時常想著,每個國家天天掛在嘴邊的經濟發展到底是到了什麼程度,足以使我們成為,明明知道跟自己在同樣社會上生活的人正在受苦,卻早已麻木的人?

 

 

 

 

 

這社會就是有些人被壓迫,不可能與我們無關。

◎人生百味實習生 黃羿綺

你的閱後建議與回饋將讓我們更加進步:)

身為倡議團體,我們為了化解大眾對無家可歸者的負面標籤,必須不斷強調無家者不是好手好腳不去工作,強調七成的無家者是有工作的 ── 但是,為什麼人要對資本主義有所貢獻,才有資格擁有睡眠權?

 

像我這樣至今受家族庇蔭的人,對主流市場毫無貢獻,未曾需要苦苦哀求一個工作機會,卻依舊生活無虞,只靠著投胎率就成為既得利益者,享有著經濟特權,也接而連結到社會及文化資本。單從我自身的生命經歷,以及從所處的社會經濟地位來看,就能體會到資源豐腴的人進行著階級複製,而缺乏資源的人只要走錯一步就會跌入谷地。

 

在臺灣,從綜所稅申報資料來看,最富有與最窮困的人,所得差距超過一百倍,我們真的能去相信,最富有的5%人,比最窮的5%人,每天多努力工作了一百倍?

 

過去二十年來房價的漲幅高達了139%,此刻豪宅還是一直蓋下去,寧願賣不出去當空屋,也不願意轉換成低收入戶住宅。教育被視為找到工作的唯一辦法,一個本應可以使階級流動的工具, 卻發現,臺清交成等所謂名校弱勢學生的比例都不到1%,相反的,弱勢學生比例最高的學校,十所有八所是私立的技職院校。

 

那麼,

在我們把矛頭指向貧窮人,對著他們說人會窮都是自己不努力的時候,

在我們盡力的在排除無家者,想著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的時候,

真正壟斷這些資源,從上而下俯視著我們的人,究竟是誰?

舉牌的大哥面對著會把自己趕出去的豪宅,在體感溫度四十的街道上,一邊站著一邊擦汗、喝水,想辦法用彈力繩把牌子綁在柱子上。今天負責的廣告牌上又是一棟新的別墅,而他心裡知道,這牌子舉了一輩子,也一坪都買不起。

 

沒有任何人的生命,是可以被忽視的; 這社會就是有些人被壓迫,不可能與我們無關。


 

註: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