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進擊的實習生!專欄

2017年,人生百味第三屆實習生深入街頭,進行一系列街賣文化田野調查與街賣者採訪,記錄下所見所聞。

本專欄將由實習生主筆,寫出自己的心得與反思,為大眾帶來全新視角的觀點,並更體會街頭人生百味。

那天是星期六。傍晚時分,下著不大不小的雨。

 

從北車M8出口出來時,看到一個大嬸穿著30元一件的黃色輕便雨衣,想是也沒料到今天會下雨。大嬸的手上捧了個街賣常見的紅籃子,然後嚷著:「拜託幫幫忙,賣完回來好顧孫。」而籃子裡裝的,是已被雨水打得有些稀落的玉蘭花。

 

大嬸的聲音聽上去便知道叫賣了很長一段時間,音色都啞了,語氣中也透露著疲憊和急切,急切地希望能將為數不多的花賣掉,然後趕快回家。

 

或許是下雨天的緣故,整個城市顯得比以往更焦躁、路上的人們也比平常更沒耐性。就連喜歡雨的自己也免不了被這樣的氛圍感染,尤其在北車這樣人多的地方,真是讓人不自覺邁開腳步快走,巴不得能迅速離開擁擠的人群。還是特別逼自己定神想了一下,才回過頭向大嬸買花的。

 

玉蘭花或夜來香通常是這樣賣的:一串20,三串50。這是我心裡的價錢。

 

我問大嬸怎麼賣,大嬸說六串100。

 

不是印象中會聽到的一串、也不是三串,而是六串。是啊,如果一口氣能賣六串,那是多好的事。在這樣的下雨天,有多少人會停下腳步呢?早點賣完,就能早點回家休息、回家顧孫子了。這樣一想,我就買了,一口氣,六串。

買賣與人之間的連結

◎人生百味實習生 蘇靖雅

6串玉蘭花

你的閱後建議與回饋將讓我們更加進步:)

平時石頭湯計劃在北車分享食物的時侯,總會習慣問一下大哥大姐怎麼稱呼。對我自己來說,一方面是出於禮貌,一方面是想記得這個人。而有多一點的詢問,會加深那份互動留在心底的記憶。

 

所以離開前,我也問了大嬸一句:「怎麼稱呼妳好呢?」

 

大嬸愣了愣。看著大嬸愣著的那瞬間,我害怕起自己的詢問是不是太唐突,所以嚇到她了?然後再下一秒,大嬸突然笑得燦爛說自己叫阿娟,平常都在這裡賣,叫我要是有空多去捧場。

 

「好,我會的。」我笑著回應了阿娟姨。

 

離開的時候邊走邊想,阿娟姨那樣一愣,或許是因為從沒有人這樣問過吧。一天一天的賣著玉蘭花,時間長了、重複久了,一個不小心,就忘記自己是誰了。那樣的忘記不只是忘了名字,而是忘了自己的價值、自己是為了什麼而存在。

 

然後我又想,為什麼,那一刻我會願意回過頭買玉蘭花,而不是為了逃離雨天擁擠的煩躁,直接快步走過?

 

大概,是因為對街賣這份工作、對城市中相對底層的工作者有越來越多的了解吧。

 

當看見了街賣辛酸辛苦的地方、聽著街賣者覺得開心感恩的事情、認識到這份工作之於這些人重要的原因:比如家中有人需要照顧或是身體不好無法負擔長時間的工時,因此時間彈性是很重要的考量;比如能承擔的風險、可以付出的資本不高,只有這樣的小小小本生意勉強可以負擔等等。我就會更提醒自己:「要慢、要慢。」

 

要慢下來,我才能夠看見。

 

看見這裡還有一個人和自己一樣正在為生活努力著,看見這份工作是如何維繫街賣者的生存,看見一種能夠修補這個社會安全網的方式,還有還有,看見這個城市、看見自己生命更立體的樣子。

 

不曉得還會不會再看到阿娟姨,但能在這樣的相遇裡看見她的笑容,真的,很好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