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師的工作遠遠不只教書,更多時候,老師是孩子的溫柔後盾。
學校是大部分人離開家庭後,進入的第二個社會化場域,那些社會期待一個受過教育、社會化的人所應具備的條件──學科知識、生活能力、處世態度等,都可能是老師的守備範圍。
而學生成長過程中,獲得「正向回饋」是很重要的。若孩子在學習中能累積成就感,就能一步一步往「好」的方向前進。
也因此,面對學習過程遭遇挫折的孩子,老師往往必須做出調整,也許是降低標準、客製化對孩子的要求,甚至與孩子共同協商出專屬的學習目標,讓每個孩子都能夠累積成功經驗。
更重要的是,讓孩子帶走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,畢竟,終有一天,都得離開學校。
老師的溫柔,是在備課與授課之餘,自掏腰包協助繳不出午餐錢的孩子,或讓他們排在隊伍最末端,盛裝全班多餘的飯菜;那些對學習失去希望、翹課接近幫派的孩子則需要搏感情,借重他的才能領導同學完成教室佈置,告訴他「班上需要你」。
怎麼做才對孩子最好,是教育現場永遠的辯論。老師在學校想要為孩子增能,有時得板起臉孔、嚴格一點,並期望孩子能貫徹所學。
家長作為教育「隊友」,卻不一定和老師有共識。社經地位高的富裕家庭父母,握有較多知識籌碼,會在老師嘗試溝通、給予建議時錄音,甚至查找法條來吵架;貧窮家庭的父母也許什麼都願意聽老師說,孩子回家後卻還是很難有改變。
老師在學校努力豐潤孩子的羽翼,回到家常常又打回原形,看不見孩子的進步,老師卻常成禍首。如果社會期待教育作為階級流轉的轉轍器,是不是也應該伸出臂膀,為老師撐出改變的空間?
|延伸閱讀|
Коментарі